近日,中国 3D 打印技术产业联盟联合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发布《2024 年中国 3D 打印行业发展白皮书》,数据显示,2024 年我国 3D 打印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 400 亿元大关,达到 440.8248 亿元,较 2023 年增长 25.1%;2020-2024 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(CAGR)接近 20%,远超全球 3D 打印行业 12% 的平均增速,成为全球 3D 打印产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。其中,3D 打印设备市场表现尤为亮眼,全年总值创下 98.2477 亿元的历史新高,同比增长 30.31%,不仅体现行业规模的持续扩张,更标志着我国 3D 打印行业已从单纯的数量增长,迈入技术突破、应用深化的质变新阶段。
从设备细分品类来看,不同应用场景的 3D 打印设备呈现 “梯次发展、多点开花” 的格局,技术与需求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。工业级大型 3D 打印机以 158.7485 亿元的市场规模领跑全品类,占据设备总市场的 36%,同比增长 28.7%。这一品类的快速增长,源于高端制造业对精密、高效生产的需求升级。在航空航天领域,2024 年我国采用 3D 打印技术生产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交付量同比增长 45%,工业级大型 3D 打印机凭借高精度、大尺寸成型能力,解决了传统制造难以攻克的复杂结构零部件生产难题;在汽车制造领域,多家车企将 3D 打印技术应用于定制化零部件生产,全年采购量同比增长 38%,不仅缩短生产周期近 40%,还降低制造成本约 25%,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力。
桌面级 / 消费级 3D 打印机以 121.2416 亿元的市场规模紧随其后,同比增长 32.5%,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,展现出行业 “向下渗透、全民普及” 的发展态势。随着技术普及与设备成本下降,桌面级 3D 打印机逐渐走进家庭、学校和中小企业。在教育领域,2024 年全国超 8000 所中小学将 3D 打印课程纳入校本课程,带动设备采购量同比增长 52%,助力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;在创客领域,基于桌面级设备的创新设计层出不穷,个性化定制产品覆盖文创、家居等多个领域,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。某知名 3D 打印设备企业负责人表示:“2024 年我们推出的入门级桌面 3D 打印机价格较 2023 年下降 15%,但销量同比增长 60%,充分说明消费端对 3D 打印技术的接受度与需求正快速提升。”
专业级与建筑 3D 打印机的稳健增长,则进一步丰富了行业应用版图,凸显技术的多元化落地能力。专业级 3D 打印机以 57.8745 亿元的市场规模展现高成长性,同比增长 26.8%,广泛应用于医疗、微电子、精密仪器等高端领域,其中生物医疗 3D 打印机达 10.3374 亿元,超精密智能 3D 打印机 3.9784 亿元,为精准医疗、高端制造提供关键技术支撑。建筑 3D 打印机以 18.9841 亿元的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23.6%,在保障性住房、景观建筑等领域加速落地。2024 年,我国首个 3D 打印保障性住房项目在多城市试点,建筑 3D 打印机凭借环保、高效优势,将施工周期缩短 30% 以上,建筑垃圾减少 60%,为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开辟新路径。
总体而言,2024 年中国 3D 打印行业在规模突破的同时,更实现了技术、应用、市场的全方位升级。从高端制造到消费普及,从工业生产到民生领域,3D 打印技术正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,标志着行业正式从量变积累迈向质变飞跃,为未来更高质量的增长奠定坚实基础。